聚焦政策「信息化」关键热词,紧锣密鼓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28 16:31:30

为更好地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等三部门正式发布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规范和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作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政策引领,逐步推进医共体信息化构建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 号)起,国家医联体建设拉开帷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逐步受到重视。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 号),进一步明确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此次《通知》出台,是对以往医共体建设重大、宏观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为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实施部署提供了清晰准确的指导方向及参考依据。

核心聚焦,5方面、36项功能要求

《通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主要功能,包括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5个方面36项功能,其核心要点可总结如下:

一是区域医疗服务协同应用,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医疗急救等7个资源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功能。

二是便民惠民服务协同应用,包括电子健康卡应用、“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慢病”协同管理、“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诊疗服务、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药智能药学服务、基层缺药登记服务、居民用药监测服务等9项信息化功能。

三是医疗管理服务协同应用,包括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合理用药审核及药事管理协同服务、医保业务协同服务、远程医学教育、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5项信息化功能。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应用,包括慢性病、老年健康、妇幼保健、疫苗接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其他卫生等业务协同服务的7项信息化功能。

五是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该项明确提出,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功能建设,强调综合决策管理可视化展示,以及人力资源、财务、物资、药品耗材、行政、医共体绩效、医疗废弃物7项重要信息化功能。

重点如下:

统一综合决策管理可视化展示:

《通知》强调,要建立动态数据采集、实时精准分析和智能预警的医共体综合决策可视化驾驶舱,汇聚展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医疗、医药、医保、公卫等数据,帮助医共体管理层实时动态掌握医共体整体运营状况,辅助管理层科学监管、决策,有效推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精准化,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效率与效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

统一人力资源协同管理:

《通知》强调,要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实现对医共体内部人员信息、变动情况、薪酬、职称等进行全方位高效协同管理,形成符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体系,促进医共体内部人才使用和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统一财务协同管理:

《通知》强调,要建立统一集中的财务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完善医共体财务管理机制,实现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与统筹运营。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实行独立建账、集中核算,或统一账户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中心对医共体内财务实施全方位统一监管,通过内控协调各单位财务活动,全面推动医共体内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升财务数据透明度和管理效率,促进业财融合。

统一物资协同管理:

《通知》强调,要建立非医疗设备与办公用品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分类、编码、业务审批等功能统一。通过精细化的物资管理体系,完善医共体内非医疗设备、办公用品等从采购、库房、固定资产、调拨划拨到财务结算全流程集中管理,由牵头医院统一采购、配发,成员单位按需申领物资。

统一药品耗材协同管理:

《通知》强调,要建立满足医共体(中心药房)药品耗材集中统一协同管理的信息系统,实施对药剂、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医疗器械等所有物资的采购申请、计划、订单、入库、移库、退库、调拨、盘点、出库、配送、调价、发票、应付、结算、付款等全生命周期追溯、监管,确保药品与耗材监管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统一医共体绩效管理:

《通知》强调,要建立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管理部门一体化办公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行政管理,提高医共体内部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建立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服务满意度、资源下沉、巡诊派驻、家庭医生签约、成本控制等工作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跟踪、评价实施绩效。由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各类数据采集及评价模型的建设,为科学考核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医共体高效运行。

部分为建设模式,包括强化省市统筹集成部署、统一信创网络管理要求、优化系统信息协同共享、完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等4个方面,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要基于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业务需求,一体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业务整体协同服务体系,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业务功能应用。

赋能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亿能达在行动

作为医疗信息化领域领先企业,亿能达始终以国家医改战略为引领,积极相应政策号召,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将平台自研技术与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痛点深度融合,致力于通过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助推县域医共体建设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自2012年起深度参与三明医改,亿能达持续深耕技术创新,赋能医改实践的路径和理念,与此次《通知》中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可视化”、“七统一”原则高度契合。例如,在综合决策管理的可视化方面亿能达构建医院智慧运营管理平台HRP3.0,帮助医院实现了运营数据全方位整合分析,涵盖医疗服务、财务状况、成本分析、绩效评估等多维度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清晰、全面的运营图景。在“七统一”管理方面,亿能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以尤溪模式为代表的“七统一建设”,涵盖医共体内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绩效管理、统一信息化管理、统一中医药管理七大模块。尤其在统一医共体绩效管理方面,亿能达首创的工分制绩效管理系统,协助医院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通过多维度综合考量,精准评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障其公益性地位。

近年来,亿能达始终紧跟医共体建设政策方针,在福建省内外加速推进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通过“可视化决策 + 七统一管理”模式,助力省内外多地区构建起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典型案例覆盖石家庄市22个县域医共体、尤溪县总医院、沙县区总医院、建瓯市总医院、邵武市总医院、石狮市总医院、宁化县总医院、瑞金市人民医院、南安市总医院、瑞昌总医院、阳西总医院、桑植县总医院、太原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枝江市人民医院、高阳县医院等县域医共体标杆单位,并取得显著成效。

未来,亿能达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优化产品功能,深度参与医改实践,致力在全国各地树立更多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标杆,为更多地区公立医院医疗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转型样板,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民众,助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