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长河中,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关乎医疗服务体系的价值导向,更与广大民众的健康福祉紧密相连。改革前,传统的收支结余绩效模式长期主导着公立医院的运行,医务人员收入和医院药品、检查等业务收入捆绑,“大处方、大检查”现象频生。长此以往,逐步出现过度医疗、药价虚高、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本质背道而驰。
近年来,国家对公立医院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一系列薪酬分配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6 年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提出“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单独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为公立医院薪酬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202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行动纲领,强调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引导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定位,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效能,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文件指出构建“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的薪酬体系,是激发医务人员活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和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三明市直面传统绩效模式沉疴,以坚定的改革决心和魄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率先开启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探索的新征程。
从 "经济导向" 到 "公益本质"
回溯三明绩效改革三大阶段
三明医改绩效改革的成功非一蹴而就,改革至今,从院长年薪制改革破局,到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精细化管理,再到全员岗位年薪制的全面升级,三明市花费十数年时间,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打破信息化壁垒,助力三明医改取得丰硕成果,更为全国公立医院绩效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板。
院长年薪制(2013-2015):
2013年,三明市率先启动院长年薪制改革,院长代表政府履行对医院建设、管理、监督等责任,年薪由同级财政承担,切断与医院经济收入挂钩,使其更加专注医院管理与医疗质量提升。同时试行医生(技师、临床药师)目标年薪制,规范诊疗行为,破除经济利益导向,强调公益本质,为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2015-2021):
2015年,改革进一步深化,将年薪制实行范围扩大到医院全体职工,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秉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薪酬分配体现按劳分配、优劳优得,打破了医务人员薪酬收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的传统模式。通过科学设定工分计算标准,对医务人员工作量、工作难度、服务质量等进行量化考核,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制度得以真正落地。该阶段改革成功优化了医院内部的薪酬分配结构,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全员岗位年薪制(2021至今):
2021年起,三明实行全员岗位年薪制。在“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的基础上,优化薪酬结构,突出岗位价值,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机制,考核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推动医疗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不断转型,真正回归公益本源。
2021年起,在前期基础上推行全员岗位年薪制,优化薪酬结构,突出岗位价值,探索 “健康绩效取酬” 机制,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纳入考核,激励医务人员参与公卫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推动医疗服务向 “以健康为中心” 转型,回归公益本源。
三明市三个阶段的薪酬制度改革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从书记院长层面破局入手,到全员医务职工全面覆盖,再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定位升级,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促进公立医院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向社会、健康效益并重的公益性医疗服务角色。
亿能达数智赋能
为绩效改革注入新动能
亿能达作为三明医改核心软件提供商,自2012年起深度参与三明医改信息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医改阶段任务,基于RBRVS理论框架,参照《全国医疗价格服务规范》(2012版),从技术难度,风险,耗时,人力,手术等级等维度量化评估,历时两年协助三明精准测算、建立首版亿能达工分库,编制工分制绩效方案,首创工分制绩效管理系统并实现本土化落地,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管理体系,科学划定医、护、技、药、管五大系列薪资比例,重点保障临床一线薪酬水平。并以尤溪为改革试点县,依托智能化信息系统赋能,全面支撑工分制年薪计算考核体系落地,其成功经验迅速在全市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推动医改数字化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深度融合。
2016年,该工分制绩效改革实践入选国务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典型案例,获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地改革单位认可。同期,伴随DRG/DIP支付改革推进,亿能达工分制绩效方案实现“RBRVS+DRG”模式升级,并融入成本管控、综合质量等多维度考核内容,构建起更贴合现代医院管理和临床实际的考核体系。历经数年迭代,目前亿能达标准工分库已全面适配2023年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在全国300多家各级医院落地应用,方案的科学性、标准性与广泛适用性通过大量实践持续验证。
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工分制绩效作为贯通“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指挥棒”,统一的绩效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医共体整体运营水平。通过医共体内统一的考核方案标准和数据采集标准,实现了紧密型医共体绩效的统筹统发,在兼顾公平性及激励性的同时,依托双向转诊、基层帮扶、慢病管理专项激励工分等举措,激励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流动,持续推动医共体内资源统一灵活调度,形成“县强、乡活、村稳”的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医共体长期发展。
工分制绩效改革之路的走深走实,既要久久为功,又要顺势而为。乘着国家大力推进各地广泛推广、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以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东风,亿能达积极跟进新形势、新热点,立足区域差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各地公立医院创新构建“一地一策”的绩效改革方案,在工分制绩效改革项目实践上经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紧锣密鼓予力石家庄、太原、湘潭等地区多个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将三明成功经验精髓延伸至全国更多地区,为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铸就坚实的医疗服务保障。